技術文章/ ARTICLE

      我的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內外循環恒溫槽工作原理與典型應用

      內外循環恒溫槽工作原理與典型應用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8-27      瀏覽次數:21
        內外循環恒溫槽是實驗室、工業生產領域用于提供恒溫流體的控溫設備,具備內部循環(槽內樣品恒溫)與外部循環(為外部設備提供恒溫流體)雙重功能,溫度范圍通常-50℃至200℃,廣泛應用于樣品恒溫培養、反應釜控溫、儀器冷卻/加熱、電子元件測試等場景,解決單一循環恒溫槽適用場景窄的問題。?
       
        其工作原理基于“雙向循環控溫”:內部循環時,槽內流體(如水、導熱油)通過加熱管/制冷機組調節至設定溫度,循環泵推動流體在槽內流動,為槽內樣品提供恒溫環境(控溫精度±0.05℃,溫度均勻度±0.1℃);外部循環時,通過外接管道將恒溫流體輸送至外部設備(如反應釜、夾套容器),與外部設備進行熱交換后回流至槽體,實現外部設備的溫度控制(循環流量10-50L/min,最大揚程10m)。PID溫控系統結合多點溫度傳感器,確保內、外循環溫度穩定,支持溫度偏差報警。?
       
        結構設計上,內外循環恒溫槽側重“多功能+適配性”。槽體容積5-50L,適配不同樣品量需求,材質為不銹鋼(內部循環)或工程塑料(低溫型號);制冷系統采用復疊式壓縮機(低溫段)或單級壓縮機(中溫段),加熱系統為不銹鋼加熱管,實現寬范圍控溫;循環泵為磁力驅動泵,無泄漏,適合有毒、腐蝕性流體;控制面板為觸摸屏,可分別設定內、外循環溫度與流量,支持程序控溫與數據存儲(≥1000組數據);外部循環接口為快速接頭,便于管道連接,部分型號帶有壓力保護閥,防止外部管道堵塞導致壓力過高。?
       
        應用場景中,其雙向循環優勢顯著:實驗室用于樣品恒溫培養(如微生物培養、化學反應恒溫),內部循環提供穩定環境;化工領域用于小型反應釜的溫度控制,外部循環輸送恒溫流體,確保反應溫度精準;電子行業用于電子元件的高低溫測試,外部循環為測試夾具提供恒溫環境;醫療領域用于醫療器械(如透析設備)的恒溫加熱,保障設備運行穩定;材料測試用于樣品的溫度老化實驗,內部循環實現長時間恒溫。操作維護需注意:內部循環時需確保槽內流體充足,外部循環前需檢查管道密封性;根據溫度范圍選擇合適流體(如-50℃用乙醇溶液,100℃以上用導熱油);定期清潔槽體與過濾器,去除雜質;制冷系統需定期檢查制冷劑,加熱管需檢查絕緣性能;長期不用時,排空槽內流體,清潔后存放,低溫型號需排空制冷劑,防止結冰損壞。?
      蘇州力意達儀器科技有限公司
      地址:蘇州工業園區唯新路9號唯亭工業坊B區
      郵箱:suzhou_liyida@163.com
      傳真:
      掃一掃關注我們
      SCAN

      TEL:15150118600

      掃碼加微信